close


html模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做好“穩、調、改、補”4篇大“文章”
[手機看新聞][字號 大 中 小][打印本稿]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31日訊(記者 常理)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2017年兒童滴雞精推薦第1期“農科講壇”在國傢農業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論壇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講述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與重點任務。

韓俊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的重大科學論斷,也是黨中央制定“三農”政策的重要遵循。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作為主題,提出瞭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在確保國傢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註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韓俊強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包括農業產品產業結構優化、農業資源要配置結構優化、體制機制創新、科技驅動和技術創新等4個重要方面,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深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做好“穩、調、改、補”這4篇“文章”。

一是做好“穩”的文章,要穩字當頭,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保障國傢糧食安全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必須毫不動搖地抓糧食生產,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確保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勢頭不發生逆轉,咬定農民增收這個中心任務不放松。要挖掘農業農村內部潛力,推進農民轉移就業創業,激活農村資產資源,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打好扶貧攻堅戰,不斷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保持農村社會穩定。要積極面對、妥善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妥善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積極防范改革風險,確保農村社會安定有序。

二是做好“調”的文章,要調優農業產品產業結構,調綠農業生產方式,調新農村產業結構。目前,我國農產品廣泛存在“多而不優”的品質結構問題,必須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基本思路,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優化養殖區域佈局,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壓減低端供給,增加中高端供給,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對中國農產品的信任度,提高中國農產品的美譽度;要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調綠農業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一次新的異軍突起,不斷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密切利益鏈。加快發展現代食品工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加快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

三是做好“改”的文章,堅持不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要不斷深化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使主要農產品價格和國際接軌,堅持並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確保農民收益,提升農業產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健全農地流轉市場,要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和規模經營的度,把促進規模經營與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挖掘小農生產潛力,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穩妥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

四是做好“補”的文章,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要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補齊農業物質技術條件方面短板,加大種業等基礎性重大農業科技的聯合攻關。加快健全農業生產裝備技術體系,大力發展農業種養業新技術和適宜裝備。加快在農村普及寬帶,加強從村到鄉鎮物流體系的建設,讓農民在“互聯網+”時代有更多參與機會和獲得感;補齊農村人力資源短板,抓好農村的招才引智,吸引更多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重點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創新培訓模式,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提高農村低保、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義務教育的補助力度,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責任編滴雞精輯:王炬鵬)



燕窩功效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v134g4k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