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濟南成豐面粉廠舊址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南投找化糞池位置|南投探勘化糞池位置
1949年前,濟南共有共12傢面粉廠,其中11傢是真正的民族工業,經過三四十年代的大浪淘沙,恒興、正利厚、同豐、民安等四傢面粉廠慘遭淘汰,穩定後的著名八大面粉廠分別是保豐、華慶、成豐、成記、惠豐、茂新、豐年和日本人開辦的滿洲磨房。民以食為天,由濼口鎮的糧食批發,再到商埠區的面粉加工是應運而生、水到渠成。
八大面粉廠的 三國演義
地處濼水之源,背靠濟南府,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與黃河在東昌府(聊城)、德州兩地交匯,水路交通十分發達,濼口因占據三河交匯之利,上可銜濟寧、菏澤,下可連煙臺、大連,經千年匯聚,已發展成為齊魯數一數二的繁華碼頭,特別是糧食交易更為山東之冠。因此,濟南最早的幾傢面粉廠都有在濼口開糧棧的經歷。
成豐建廠之初,苗杏村便通過上海榮宗敬幫忙擔保,在上海怡和洋行賒購鋼輥磨7部、蒸氣鍋爐一套、154匹馬力引擎一臺,形成瞭日產2000包面粉的生產能力,1922年8月正式投入生產。1924年和1929年成豐面粉廠再次擴股增資,購進鋼磨12部及850匹馬力蒸汽引擎1臺,形成日產面粉5000包的能力,躋身主要面粉廠傢之列。1949年後,成豐面粉廠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上交政府成為國有企業,八十年代曾更名 濟南糧食加工廠 。後與寶豐廠合並,不僅生產面粉,同時加工玉米、小米、方便面等,產品遠銷東北和甘肅、陜西等處。
說到面粉城,還要從濼口水運碼頭說起。濟南自開商埠以前,糧食、煤炭、棉花、鹽等商品主要靠黃河、小清河的水上運輸,濼口
濟南曾經是座“台中抽水肥面粉城”
際,仍念念不忘辦實業,去世前指著報紙上的 實業救國 大標題對苗杏村連說兩遍 要開辦面粉廠 。苗杏村有辦面粉廠的豐富經驗,早期曾在親傢穆伯仁辦的惠豐面粉廠投資,後又協助上海榮傢辦濟南茂新面粉廠,1921年又同堂弟苗星垣聯合創辦 成豐面粉廠 ,成豐路即因成豐面粉廠投資修建而命名。
苗杏村系桓臺縣索鎮人,1910年隨其長兄苗世厚在濼口創辦 公聚和 糧棧,1911年兩人在經一緯六路貨場開設炭行。1912年,濼口黃河鐵路大橋建成,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各地客商雲集商埠,糧食交易十分活躍,苗杏村果斷把炭行改為糧棧,又在經一路緯四路北口蓋瞭30間二層樓,代商客經營買賣,並在沿膠濟、津浦鐵路建起30處糧食購銷部。1919年長兄苗世厚病危之
1920年9月,軍閥勒雲鵬、張懷芝、王占元等人出資101萬元,在銅元局後街6號建 民安面粉廠 ,這是當時濟南比較大的面粉廠,但軍閥們搶占地盤、搜刮百姓在行,管理企業不在行,結果是負債累累。後來張宗昌又投入30萬銀元,仍無起色,被迫於1932年拍賣,被早已胸有成竹的苗杏村以53萬元獨資買下,更名為 濟南成記面粉廠 。
1918年7月,著名民族資本傢穆伯仁在三裡莊東街創辦惠豐面粉廠,當年11月註冊為 濟南惠豐面粉有限公司 。早在1901年,34歲的穆伯仁便婉辭原東傢,獨資在濼口創辦 同聚和 糧棧,因其善於判斷行情走勢、精通糧油商貿,因此獲利頗豐,被同行譽為 糧財神 ,濼口糧商買賣糧食多參考穆伯仁的價格進行交易。濟南自開商埠後,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相繼開通,穆伯仁敏銳判斷商埠必然取代濼口、鐵路肯定超越水路,1911年在商埠創建 德興和 糧棧,同時修建瞭一座儲糧15萬噸的大倉庫。1949年後惠豐廠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地方,整廠遷到萊陽縣。
濟南面粉業的開拓者中,最著名的民族資本傢有三位,分別是張采丞、穆伯仁、苗杏村,都是濼口鎮上的大糧商。三人年齡相仿,經歷雷同,都是出身貧困,年少務農幫傭,閑暇推小車倒炭販糧、趕腳送客,後兼做小鋪買賣,喜用腦,愛讀書,寬厚待人,且都胸懷鴻鵠之志。
1900年3月,32歲的張采丞羽翼漸豐,產生 到濟南府創大業 的念頭,懷揣3000銀元,告別傢鄉壽光縣,舉傢遷至濟南,並在濼
口和商埠相繼建起 興順福 糧棧、鐵工廠和醬菜園,最早的 興順福機器磨面公司 和 興順福機器榨油廠 就是張采丞1913年創辦的企業,由此開啟瞭濟南糧食加工由傳統手工作坊向機械化生產的先河,也是江北最早的機械化面粉廠之一,地址在經二路,現職工劇院位置。
1918年張采丞和股東冷振邦等擴大面粉廠規模,在官紮營選購土地,在蛙聲一片、菜花飄香的莊稼地裡開始瞭建設。1921年8月建成新型面粉企業,命名 華慶面粉廠股份有限公司 ,成為商埠最有名的面粉廠之一,並且修建瞭鐵路支線直通廠內。
華慶面粉廠股票(黃鴻河)
或許有人疑問,濟南叫過 面粉城 嗎?千真萬確,上世紀30年代初,濟南與上海、無錫並稱為全國三大面粉城,全市日產面粉達到45000包,除本市日銷約4000包外,其餘面粉銷往省內各地以及北京、天津、保定、沈陽、大西北等處。你想,一座三十多萬人口的城市,幾乎沒有任何現代工業基礎,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竟然先後建起12傢面粉廠,況且還有數不清的手工石磨坊。著名老街官紮營、寶華街、茂新街、五裡溝、三裡莊、北大槐樹等處,那時候都是住窩棚混窮的人傢,幾乎都是靠吃鐵路、靠啃面粉廠生存。
上世紀30年代中期,古色古香的濟南出現瞭兩個新名詞,一個是大傢耳熟能詳的 泉之城 ,另一個是現在大傢已經遺忘瞭的 面粉城 。遺憾的是,隨著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遷,濟南作為面粉城的光榮歷史,已在人們的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模糊瞭。
濟南自開商埠的第十個年頭,歐洲爆發瞭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無暇顧及遠東地區,德國侵略者被迫放棄山東,這為中國自立更生發展民族工業提供瞭契機。戰後西方國傢經濟蕭條,糧食緊張,洋面粉入不敷出,也為我國面粉業的興起和出口提供瞭有利條件,全國各地的面粉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先後誕生12傢面粉廠
可以說,如果沒有面粉業的興起和發展,上世紀三十年代濟南紡織業、印染業、輕工業和運輸業的興起就無從談起。因為各面粉廠林立的鍍鋅板管道、生產線和蝦米彎托起瞭館驛街的黑白鐵加工業,因為創辦這些產業的投資者,大多是面粉業的老板,是他們最先舉起瞭民族產業的大旗。
濟南面粉業,八大面粉廠,曾經輝煌的濟南面粉城已成過去,如今的面粉企業星羅棋佈,早已成為普通產業。但是,在當年滿目瘡痍、積弱積貧的舊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公寓化糞池位置|台中公寓化糞池位置中國,在濟南府郊外的土地上,竟然誕生出一批民族工業,這真是 泉之城 的大幸,它為1949年後濟南工業的發展埋下瞭金種子。歷史煙雲已過百年,時代早已畫出一片美好的未來,但回憶過去是一種慰藉,也是告訴後人尊重過去,這或許就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吧!
原標題:濟南曾經是座“面粉城”
值班主任:顏甲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南投找化糞池位置|南投探勘化糞池位置
1949年前,濟南共有共12傢面粉廠,其中11傢是真正的民族工業,經過三四十年代的大浪淘沙,恒興、正利厚、同豐、民安等四傢面粉廠慘遭淘汰,穩定後的著名八大面粉廠分別是保豐、華慶、成豐、成記、惠豐、茂新、豐年和日本人開辦的滿洲磨房。民以食為天,由濼口鎮的糧食批發,再到商埠區的面粉加工是應運而生、水到渠成。
八大面粉廠的 三國演義
地處濼水之源,背靠濟南府,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與黃河在東昌府(聊城)、德州兩地交匯,水路交通十分發達,濼口因占據三河交匯之利,上可銜濟寧、菏澤,下可連煙臺、大連,經千年匯聚,已發展成為齊魯數一數二的繁華碼頭,特別是糧食交易更為山東之冠。因此,濟南最早的幾傢面粉廠都有在濼口開糧棧的經歷。
成豐建廠之初,苗杏村便通過上海榮宗敬幫忙擔保,在上海怡和洋行賒購鋼輥磨7部、蒸氣鍋爐一套、154匹馬力引擎一臺,形成瞭日產2000包面粉的生產能力,1922年8月正式投入生產。1924年和1929年成豐面粉廠再次擴股增資,購進鋼磨12部及850匹馬力蒸汽引擎1臺,形成日產面粉5000包的能力,躋身主要面粉廠傢之列。1949年後,成豐面粉廠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上交政府成為國有企業,八十年代曾更名 濟南糧食加工廠 。後與寶豐廠合並,不僅生產面粉,同時加工玉米、小米、方便面等,產品遠銷東北和甘肅、陜西等處。
說到面粉城,還要從濼口水運碼頭說起。濟南自開商埠以前,糧食、煤炭、棉花、鹽等商品主要靠黃河、小清河的水上運輸,濼口
濟南曾經是座“台中抽水肥面粉城”
際,仍念念不忘辦實業,去世前指著報紙上的 實業救國 大標題對苗杏村連說兩遍 要開辦面粉廠 。苗杏村有辦面粉廠的豐富經驗,早期曾在親傢穆伯仁辦的惠豐面粉廠投資,後又協助上海榮傢辦濟南茂新面粉廠,1921年又同堂弟苗星垣聯合創辦 成豐面粉廠 ,成豐路即因成豐面粉廠投資修建而命名。
苗杏村系桓臺縣索鎮人,1910年隨其長兄苗世厚在濼口創辦 公聚和 糧棧,1911年兩人在經一緯六路貨場開設炭行。1912年,濼口黃河鐵路大橋建成,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各地客商雲集商埠,糧食交易十分活躍,苗杏村果斷把炭行改為糧棧,又在經一路緯四路北口蓋瞭30間二層樓,代商客經營買賣,並在沿膠濟、津浦鐵路建起30處糧食購銷部。1919年長兄苗世厚病危之
1920年9月,軍閥勒雲鵬、張懷芝、王占元等人出資101萬元,在銅元局後街6號建 民安面粉廠 ,這是當時濟南比較大的面粉廠,但軍閥們搶占地盤、搜刮百姓在行,管理企業不在行,結果是負債累累。後來張宗昌又投入30萬銀元,仍無起色,被迫於1932年拍賣,被早已胸有成竹的苗杏村以53萬元獨資買下,更名為 濟南成記面粉廠 。
1918年7月,著名民族資本傢穆伯仁在三裡莊東街創辦惠豐面粉廠,當年11月註冊為 濟南惠豐面粉有限公司 。早在1901年,34歲的穆伯仁便婉辭原東傢,獨資在濼口創辦 同聚和 糧棧,因其善於判斷行情走勢、精通糧油商貿,因此獲利頗豐,被同行譽為 糧財神 ,濼口糧商買賣糧食多參考穆伯仁的價格進行交易。濟南自開商埠後,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相繼開通,穆伯仁敏銳判斷商埠必然取代濼口、鐵路肯定超越水路,1911年在商埠創建 德興和 糧棧,同時修建瞭一座儲糧15萬噸的大倉庫。1949年後惠豐廠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地方,整廠遷到萊陽縣。
濟南面粉業的開拓者中,最著名的民族資本傢有三位,分別是張采丞、穆伯仁、苗杏村,都是濼口鎮上的大糧商。三人年齡相仿,經歷雷同,都是出身貧困,年少務農幫傭,閑暇推小車倒炭販糧、趕腳送客,後兼做小鋪買賣,喜用腦,愛讀書,寬厚待人,且都胸懷鴻鵠之志。
1900年3月,32歲的張采丞羽翼漸豐,產生 到濟南府創大業 的念頭,懷揣3000銀元,告別傢鄉壽光縣,舉傢遷至濟南,並在濼
口和商埠相繼建起 興順福 糧棧、鐵工廠和醬菜園,最早的 興順福機器磨面公司 和 興順福機器榨油廠 就是張采丞1913年創辦的企業,由此開啟瞭濟南糧食加工由傳統手工作坊向機械化生產的先河,也是江北最早的機械化面粉廠之一,地址在經二路,現職工劇院位置。
1918年張采丞和股東冷振邦等擴大面粉廠規模,在官紮營選購土地,在蛙聲一片、菜花飄香的莊稼地裡開始瞭建設。1921年8月建成新型面粉企業,命名 華慶面粉廠股份有限公司 ,成為商埠最有名的面粉廠之一,並且修建瞭鐵路支線直通廠內。
華慶面粉廠股票(黃鴻河)
或許有人疑問,濟南叫過 面粉城 嗎?千真萬確,上世紀30年代初,濟南與上海、無錫並稱為全國三大面粉城,全市日產面粉達到45000包,除本市日銷約4000包外,其餘面粉銷往省內各地以及北京、天津、保定、沈陽、大西北等處。你想,一座三十多萬人口的城市,幾乎沒有任何現代工業基礎,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竟然先後建起12傢面粉廠,況且還有數不清的手工石磨坊。著名老街官紮營、寶華街、茂新街、五裡溝、三裡莊、北大槐樹等處,那時候都是住窩棚混窮的人傢,幾乎都是靠吃鐵路、靠啃面粉廠生存。
上世紀30年代中期,古色古香的濟南出現瞭兩個新名詞,一個是大傢耳熟能詳的 泉之城 ,另一個是現在大傢已經遺忘瞭的 面粉城 。遺憾的是,隨著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遷,濟南作為面粉城的光榮歷史,已在人們的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模糊瞭。
濟南自開商埠的第十個年頭,歐洲爆發瞭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無暇顧及遠東地區,德國侵略者被迫放棄山東,這為中國自立更生發展民族工業提供瞭契機。戰後西方國傢經濟蕭條,糧食緊張,洋面粉入不敷出,也為我國面粉業的興起和出口提供瞭有利條件,全國各地的面粉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先後誕生12傢面粉廠
可以說,如果沒有面粉業的興起和發展,上世紀三十年代濟南紡織業、印染業、輕工業和運輸業的興起就無從談起。因為各面粉廠林立的鍍鋅板管道、生產線和蝦米彎托起瞭館驛街的黑白鐵加工業,因為創辦這些產業的投資者,大多是面粉業的老板,是他們最先舉起瞭民族產業的大旗。
濟南面粉業,八大面粉廠,曾經輝煌的濟南面粉城已成過去,如今的面粉企業星羅棋佈,早已成為普通產業。但是,在當年滿目瘡痍、積弱積貧的舊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公寓化糞池位置|台中公寓化糞池位置中國,在濟南府郊外的土地上,竟然誕生出一批民族工業,這真是 泉之城 的大幸,它為1949年後濟南工業的發展埋下瞭金種子。歷史煙雲已過百年,時代早已畫出一片美好的未來,但回憶過去是一種慰藉,也是告訴後人尊重過去,這或許就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吧!
原標題:濟南曾經是座“面粉城”
值班主任:顏甲
- 台中找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化糞池探測|台中化糞池探測器專業技師~請推薦一川抽水肥廠商~
-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透天化糞池位置|透天厝化糞池位置就找一川抽水肥廠~
-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彰化化糞池探測|彰化化糞池探測器專業技師~就找一川抽水肥廠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